《安徽日報》:安徽院士工作站達11家——“借腦引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安徽院士工作站達11家
發布人:合鍛智能 發布時間:2010/12/18 12:17:39
目前,合肥鍛壓機床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中)領導下,正積極開展 信息化平臺建設和機電液控制技術研究,加快企業自主創新步伐。
《安徽日報》12月18日訊 安慶市振發汽車鍛件有限責任公司一年前還是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今年1月,企業組建院士工作站,得到北京科技大學胡正寰院士團隊的支持和指導,一躍成為利用楔橫軋技術在國內同行業處于先進水平的高新技術企業。記者12月16日從省科技廳獲悉,截至目前,我省已建立院士工作站11家,共引進院士21人及院士所率領的創新團隊高端人才100余人,為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才智支撐。
院士工作站探索了新型的產學研合作機制。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企事業單位為院士提供發展急需的課題;院士為企事業單位帶來最新科研成果,并為其提供零距離技術指導服務。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引進3名院士,確定了“石化裝置工程風險評價與控制技術”等重點研究領域和方向,先后承擔科研項目63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 院士工作站創新了人才培養模式。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與中國農業大學汪懋華院士合作共建研究生培養基地。合肥鍛壓機床有限公司經引進院士牽線,與浙江大學聯合組建合肥鍛壓集團—浙江大學工程研究院,共建人才培養基地。
院士工作站優化了我省高端人才結構。我省現有兩院院士24人,但多數集中在基礎研究領域和中央駐皖高?蒲袡C構,在地方企業生產一線的院士極少。通過建設院士工作站引入的21名院士均為我省急需的應用型高端創新人才。他們的加盟,改變了長期以來我省地方單位沒有院士的狀況,大大提升了我省的自主創新能力。
為進一步引導和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引進院士等高端創新人才,省科技廳計劃在未來3年內,在全省組建50家院士工作站,爭取覆蓋全省17個市。